第一章 南怀瑾谈道学中的为人处世:以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
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,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勤劳,而做人成功与否,却不仅仅是善良所能左右的,还在于是否懂得处世哲学。古往今来,那些功成名就、受人爱戴的圣贤们都是深谙处世之道的人,他们懂得什么该坚持、什么该舍弃,以及什么时候坚持、什么时候舍弃,因而常常能事半功倍,无往而不利。道家文化中包含着最实用的为人处世哲学,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平稳和长远,不妨通过汲取道家文化精髓来学习圣贤们的处世方法。
曲则全,枉则直
为人处世,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只此一转,便事事大吉了。——南怀瑾
读南怀瑾先生的著述《老子他说》可以看出,在先生心里,“曲则全”和“枉则直”都是值得遵循的天道和自然法则,若能巧妙用到为人处世上,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南先生认为,“曲则全”“枉则直”是老子抓住我们老祖宗的传统文化原则后,指出的做人处世与自利利人之道,即用委婉迂回的方式达到圆满的处世结果。比如,同样是批评人,南先生说:“善于言辞的人,讲话只要有此一转就圆满了,既可达到目的,又能彼此无事。若直来直往,有时是行不通的。”所以,人生在世,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,如果采用直接的方式行不通,可以换种思路,采用间接的方式
试试。
聪明的人懂得变通
历史上很多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懂得与世推移、顺势而为的道理。这样的人往往比常人更加心思细腻,不拘泥于形式,能够依据不同情况用含蓄曲折的方式达到利人利己的目的。如此一来,既能顾全面子,又能顾全里子,成全所有人,进而取得皆大欢喜的效果。
诸葛亮就是一位善于变通的智者。
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,以曹操的惨败而告终。当时孙刘联盟虽然大胜,却并不一心,可以说各自都在心里打着小算盘。周瑜想把曹操及其残留部队赶到刘备的地盘,借刘备之手杀掉曹操,让魏国的复仇大军以刘备为最大的仇人,以挑起双方战争,自己坐收渔翁之利。而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眼就识破了周瑜的诡计,他既不能让曹操死在自己的地盘上为日后埋下祸端,又不能明目张胆地放了曹操,致使盟友东吴不满。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,诸葛亮料到多疑的曹操必定会走那崎岖难行的华容道,又考虑到曹操对关羽有恩,再加上夜观天象发现曹操命不该绝,于是搬出关羽把守华容道。诸葛亮深知以关羽有恩必报的个性,他一定禁不住曹操的巧舌如簧,最终宁愿自己领受军法,也会放走曹操。所以,最终,诸葛亮不但巧妙地放走了曹操,使周瑜的奸计不能得逞,又让关羽报了曹操昔日的知遇之恩,以免日后战场相见再心存顾虑。同时,当东吴派鲁肃来打探战况时,诸葛亮又以一场苦情戏堵住了东吴的嘴。诸葛亮此举,可谓“一箭三雕”,一切看似在意料之外,却又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试想,如果诸葛亮不懂变通,而是直截了当地选择杀或者不杀曹操,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?他杀曹操,正中了周瑜的奸计:一方面,魏国势力衰退,必定会把刘备当作头号大敌;另一方面,东吴一家独大,从此不再把刘备放在眼里,随时都能灭之歼之,刘备及其军队就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他若不杀曹操,并堂而皇之地放走曹操,必然会引起东吴的不满,坐实背叛盟友的罪名,而孙刘联盟破裂,蜀军也会腹背受敌。事实上,在这种特殊的情境下,诸葛亮并没有太多的选择,他只能放走曹操,而且要手段高明地放,要有一个合乎情理、能够让东吴哑口无言的理由,而曹操和关羽昔日的恩情,恰巧就成了这个理由。
最终,诸葛亮迂回地放走了敌人,保全了自己,这其中就体现了“曲则全”的道理。
尺蠖之屈,以求伸也
出自《易·系辞下》的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注:信通伸)也”和老子的“枉则直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都是想告诫世人,做人要能屈能伸,只有懂得韬光养晦,默默提升自身修养和才华,才有受人尊敬、功成名就的一天。如果一味地眼高手低,空有“大鹏展翅恨天低”的抱负,而不愿从底层做起积累经验,保存实力,则最终只能像墙上芦苇一样,“头重脚轻根底浅”,抑或是像山间竹笋,“嘴尖皮厚腹中空”。
我国古代能屈能伸的人比比皆是,如卧薪尝胆的勾践、能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、装疯卖傻以保全性命的孙膑等,而北宋的大文学家司马光也是其中一位。
据说,司马光小的时候,和小朋友们一起读书,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比别人差。为了克服这个弱点,每当老师讲完课,别的小朋友都去玩耍时,他总是一个人安静地躲起来温习老师所讲的内容。为了加深记忆,他一遍遍地背诵,直到能够流畅地背下来才肯休息。他住的地方十分简陋,只有一张简单的木板床、一床破被子,还有一个特制的圆木枕头。而这个圆木枕头就是司马光用来警醒自己的工具,每当他读书读到太困想要睡觉的时候,一躺到床上,硬邦邦的圆木枕头就会滚来滚去,把他惊醒,他就会接着爬起来读书,所以这个圆木枕头被司马光命名为“警枕”。就这样,司马光始终保持着谦恭的心态,刻苦学习,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志向,终于成了受人敬仰的政治家和文学家。
很多时候,“枉”是聪明之人故作的糊涂姿态,是高尚之人表现出的谦逊品德,是以退为进的制敌谋略,是以柔克刚的取胜气概。正如南怀瑾所说:“要学会做一个君子,便要谨慎小心,致力于学问修养,一天一天慢慢地琢磨成器,如同木工做车轮子一样,慢慢地雕凿,平常看不出效果,等到东西做成功了,效果就出来了,到这时候才看出成绩。”
……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