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缁门警训》是一部历代著名警策、训诫、规仪、笺铭的综合选辑。共一百九十五篇。他的目的是对僧人进行策励、训勉,故题名为《缁门警训》。本书可视为“修行之难”之类的书,其体裁广泛,内容丰富,涵盖有勉励修行者立志精选的策励语,有引据古德高僧的参禅说法大意等,可做初学入门的向导,和修行如法的规范说明,从中更有具体的修行次第方法,等等。虽是对僧人所立的警诫,但其中有关意志的锻炼、知识的培养、品德之陶冶及人性弊病的纠举等,对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追寻,应有明白清楚的鉴照作用。
《缁门警训》是明代临济宗僧如卺编的一部历代著名警策、训诫、规仪、箴铭的选辑,共十卷,一百九十五篇。它的目的是对僧人进行策励、训勉,故题名为《缁门警训》。
今本《缁门警训》的雏形是宋代临济宗僧择贤所集的《缁林宝训》一卷,元代临济宗僧永中对《缁林宝训》进行了增补,改名《缁门警训》,刊行于元仁宗皇庆二年(公元一三一三年),如卺进行了续补,书名沿用永中本,刊行于明宪宗成化十年(公元一四七四年)。现在通行的即如卺本。清光绪十八年(公元一八九二年),居士杨净超出资刻印一千二百五十部,分送名山大寺,此书遂广为流传。现最多见者即此版本。日本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收入第四十八册。本书所据,即《大正藏》本。
学术价值
本书是警策宝训类书中体裁最广泛、内容最丰富的。历代都有宗师大德垂训箴诫语,最著名的如唐代沩山灵祐《警策》、永明延寿《警世》等。宋代各派宗师如明教契嵩、孤山智圆及黄龙、杨岐等著名僧人皆有规诫。契嵩的《尊僧篇》、智圆的《示学徒》皆甚有名。
到了明代,佛教各宗衰落已甚,僧人以寺院为衣食之所,不守戒律,滥厕僧伦的现象日益严重,许多大德高僧哀叹佛教到了末法时期,训诫规箴之语很多。一些立志修道的僧人,出于维护佛法、挽救宗风的苦心,积极整理、刊印这类书籍,希望引起整个佛教界乃至全社会的警觉。
另外,一些僧俗弟子认为刊印佛书乃是一种功德,一种阴骘,是造福田的事业。如光绪年间出资刊刻《缁门警训》的杨净超就曾说:“思我祖良言,宜广流通,不使湮没,即报祖恩。以兹功德,消除历劫无明。惟愿福德昌隆,道缘具足,早生净土。”(《缁门警训·跋》)他是把刊刻佛书看作往生净土的一种缘力。这类书籍比起通行的佛经来,毕竟稀有,又易于收集,并为僧俗两众所需要,于是也刊印这种书籍。明代这类书很多,这将在“源流”部分叙及。
《缁门警训》是这类书中搜罗最广的。若按内容分,它大致有五个方面:其一是垂训语,包括警策、遗诫、箴言、座右铭、规鉴等,是本书的重点,意在纠正、警诫僧行中的种种弊病。其二是劝诱奖掖语,意在从正面教给僧人如何履行僧家规矩戒条,包括训童行、坐禅仪、各种规式、赞偈等。第三方面是书信、序、记等,特别是僧俗之间的通信及著名居士张商英、白居易、杨杰等的小品文。形式不拘,长短不等,借物生情,随机阐说,用以激励修道,增加慧解。第四方面是著名禅师的上堂、小参、示众、偈颂等,引古德高僧的参禅、说法,作为初学的入门向导。第五类是历代子史中关于佛教的记载。这类文章多辑自《广弘明集》,而《广弘明集》又集自各类子史书,如选自《列子》的《商太宰问孔子圣人》、《后汉书》的《郊祀志》、南北朝史书中的《梁皇舍道事佛诏》和《高僧传》中的《宋文帝集朝宰论佛教》等。选择这类文章的目的,在于证明历代帝王中敬信佛教、护持佛教的不少。而且说明佛教在地位上高于儒道二教,儒道二教中的圣人皆顶礼释迦。
温馨提示: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