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生的竞技场上,“木讷”能成为一种决定成败的力量吗?
其实,从某个角度来说,“木讷”就是一种“韬光养晦”。或许,有人会对这样的“韬光养晦”不屑一顾,甚至嗤之以鼻,但却很难影响到木讷者埋头“修行”的做事态度。因为在木讷的人看来,这种“韬光养晦”不是“丢人现眼”,而是一种让人朝着光明的未来展翅高飞的原动力。
1942年,宋楚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。少时的宋楚瑜,个性木讷、寡言,很少谈及自己的私事。学习成绩也是糟糕透顶,数学常常只考三十几分。
对此,他的父母伤透了脑筋。然而,宋楚瑜却冷不丁地冒出这么一句:“盖林肯纪念堂的是学理工的,坐在中间受人纪念的却是学政治的。”
听了这话,宋楚瑜的父亲宋达先是震惊继而深受触动,于是同意他学习文科。这样,宋楚瑜终以高分考入了台湾政治大学。
然而,进入大学之后,宋楚瑜依然“呆若木鸡”,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既不参加活动,也很少讲话。
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,木讷的宋楚瑜毕业了,他先是在美国学习八年获得了政治学硕士学位,然后在台湾“新闻局”负责人钱复的大力推荐下担任了蒋经国的英文秘书,不久又“阴差阳错”地代理起了“新闻局,’副手。
还好,被人认为是“榆木疙瘩脑子”的宋楚瑜终于晃晃悠悠地开窍了。
1978年12月的一天凌晨,即美国正式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、与台湾地区“断交”的前一天晚上,“美国驻台代表”安克治致电宋楚瑜,请他安排次日与蒋经国的见面事宜。
听到这些,宋楚瑜赶紧拉上安克治直奔士林官邸,唤醒已经入睡的蒋经国,把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。
对此,蒋经国对宋楚瑜的应变能力大加赞赏,一个月后正式任命他为“新闻局”负责人。在任职期间,宋楚瑜将驾驭文字与媒体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,常常把困难、复杂的情势表之以简明的言语,从而成为当时公认的最佳“新闻发言人”。
就这样,宋楚瑜慢慢获得了蒋经国的信赖,以至于在其晚年病重的时候可以随时进出官邸,将公文或者口信带进带出,扮演着内侍兼外官的角色。
1994年,宋楚瑜以470万张的高额选票成功当选为台湾省的负责人。不过,随着宋楚瑜的名望越来越高,以李登辉为首的一伙人开始坐卧不安了。于是,在一番处心积虑的谋划之后,在李登辉的暗中操纵下,国民党于1997年12月召开会议,决定“冻省”,从而架空了宋楚瑜的职位,把他“削职为民”。
看到形势实在不利,宋楚瑜并没有跳出来针锋相对地反击,而是暂时“木讷”了起来。
1999年,在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,宋楚瑜瞧准时机公开宣称与国民党决裂,随后以独立参选人的身份参加2000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。遗憾的是,受“兴票案”的连累,宋楚瑜的清廉形象受到打击,支持度一路下滑,最后只收获466万票,从而以30万票的差距落后于陈水扁。
落败之后,宋楚瑜并没有灰心丧气,而是随即组建亲民党并任亲民党主席,由此开始了自己的“议题”生涯。
可见,木讷的人未必就永远不会开窍,只是时候未到而已,一旦时机成熟了,那些积聚已久的能量便会喷薄而出,从而推动着他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展翅高飞。
不管你承认与否,木讷的人都有着一种外人看不见的韧力,他们不一定是最有能力或者最聪明的,但他们一定是对外界的生存环境洞察最深、理解最透、把握最到位,从而能够以最合适的状态以及心境去应对一切变化的人。
……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