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由心理医生觉民老师所著,书中列出了大量鲜活的咨询案例,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类型的情感问题进行了解读,并提出了有效、积极、可行的解决方法,指引读者展开探索爱的旅程。
午夜致电,为何她情无所依?
导读:
已是晚上10 点多了,小蕊给我打来电话,声音很低沉。她说心情很郁闷,跟闺蜜一起吃完晚饭,在星巴克无聊地搅着咖啡。我问:“为什么感到郁闷?”她说情无所依。我不知道如何接她的话,我沉默了,她也在沉默……
后来还是我打破了僵局。“小蕊,我总觉得你在亲密关系里有点矫情。不!应该说矫情过度。一旦矫情过了度就会破坏亲密关系……”她在电话那头安静地听着,不置可否。
回想起一年前,小蕊的老公跟她提出离婚。她急切地找到我,希望我能帮她挽留住这段已处在悬崖边上的婚姻。可是很遗憾,婚姻这座城并没像她希望的那样被守住,它沦陷了。为此她痛不欲生,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信念与意志土崩瓦解。
那时的她无法冷静下来,整个人的状态显得很糟糕。婚姻就像手中的流沙,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快。但她没有时间,也没有心思去找婚姻中出现的问题。她只想死死抓住已经死去的婚姻,抓住那个人。
她不肯接受这个事实,总是抱着一线希望,希望他能回头。她的情绪是失控的,无论我怎么努力也不能让她冷静下来,只能由着她走,心里却希望有一天她能在这段经历中有所感悟,得到成长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她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。后来的日子里,她“看上去”进入了优雅小资的生活状态,每天都会精心地装扮自己。有一份悠闲、高薪的工作的她,把自己的房子重新装修了一遍,也换了自己喜欢的车子。我知道她这样做是为了抹去以前跟前夫生活的所有痕迹,做出一副一切从头再来的架势,可是她心里的痕迹是抹也抹不去的。
她想重新开始一段感情,却无从下手。现在她把工作安排得满满的,几乎挤占了她所有的时间。看上去的“积极生活”实际上不过是另一种逃避,欠下的心理成长这笔账迟早有一天要还。
她理了理思绪,问我:“我怎么才能开始一段新感情?”
我没有就她的问题直接作答,只是告诉她:“人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,而不是吃一堑长一痔。”她在电话那端笑得像个孩子。我解释道:“你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,人总要从一段不堪的经历中学会点什么。如此,这段经历才会成为‘智’,否则只能成为‘痔’。”
“智”可以让你避免重蹈覆辙。那些离我们远去的人,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。如果不能从中有所感悟,那这件事只能成为你的“痔”,不一定在什么时候就会隐隐作痛,改变也无从谈起。也许下一段感情还会陷入跟之前一样的关系模式(心理学称之为强迫性重复)。
记得上一次她来见我时,问我:“看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的程度,能通过他愿意为她花多少钱来确定吗?”
我依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,只是启发式地反问她:“如果一个大款包养了一个女孩,送女孩一套房子一部车子,每年给她20 万的零花钱,你觉得大款爱女孩吗?”
她说:“我觉得这不是爱,只是一种利益交换。”
我接着问她:“如果一个没什么钱的男人,时时刻刻想着你,但没有什么像样的礼物送给你,这两者你会怎么选?”
她说:“我当然选择后者……”所以最终的结论就是,用错误的方法求证爱是否存在只能让人失望而归。
她在电话里接着问我:“你刚才说我在亲密关系中矫情,我觉得我是有一点,可是我该怎样去克服这样的心理?”
我说:“我不知道我理解的矫情跟你所说的矫情是不是一回事,但我认为你总是在竭尽所能地证明对方是否爱你,这在我看来就是‘矫情’。”
她极为认同,说:“我爱别人爱我的感觉,别人爱我,我才能爱他,这难道有错吗?”
我说:“你难道不觉得你的爱是没有生命力的吗?”
她的声音很茫然,弱弱地反问道:“怎么会没有生命力?”
我说:“你的爱是寄生在别人爱你的基础之上,如果别人对你的这份爱淡了、没了、不再爱了……你的爱也就枯萎、死掉了。爱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,你成了爱的奴隶,而不是它的主人。”
爱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,但依然有人认为爱必须是相互的、平等的、有回报的,因为人有时太功利。一些人只想等着别人来爱自己,这多像一个婴儿在等待妈妈无私的爱。或者想用爱换同等分量的爱,甚至想多换取一些爱。
我对小蕊说:“你把爱当成了生意,你的爱就像是‘货到付款’,不见兔子不撒鹰。”爱一旦掺杂了功利之心,爱就不再是爱了。
温馨提示: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
爱不重不生娑婆,凡事要恰到好处。本书告诉在爱恋中承受困苦的人一个朴素的道理:真正爱一个人,是引导他趋向正道,帮助他日臻成熟,而不局限于形式上的长相厮守。书中翔实的案例,正是在用一种无形的智慧力量破除执着的迷雾,读来大有启发!
——灵珠山菩提寺住持 妙智法师
本书采用心理咨询师的视角,列出大量咨询案例,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类型的情感问题提出了有效、积极、可行的解决方法,带读者展开探索爱的旅程。
——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教材编委 毕希名教授